向情绪激动的孩子解释玩具要一起分享之类的大话空话,无疑是不合时宜的,而当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想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抚平他们的情绪时,他们自己就能想出好的办法和建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学校,孩子们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我们通常会采取谁先拿谁先玩的原则,这个原则如果是大人亲眼看到的真相,那么解决起来不是问题,如果在不知道情况下还坚持这个原则,单方面听取某个孩子的解释,经常会出现一些“冤假错案”,后果可想而知。被冤枉的孩子觉得委屈,得势的孩子洋洋得意,对双方孩子的教育都不理想。
事实上幼儿在某个时候对某样东西特想占为己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错觉,总认为是自己先拿到的,或就认为那样东西就是归他所有,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认定哪个孩子说谎,哪个孩子说真话,结果我们经常面临“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尴尬处境,孩子更无法学到如何自行解决争端。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找既治标又治本的教学方法,希望将孩子动不动就跑来告状的几率降到最低。
一日,我在跟孩子讲完当天的课程安排后,将孩子发配到各个事先安排好的游戏活动中,carl和 finley 同时冲向他们的目的地,去玩thomas火车系列游戏,我在旁边和一组同学练习写名字,听到他们的一些对话,发现他们玩得挺和谐,就算出现争执基本上也能够自行解决矛盾,几分钟以后,我沉浸在帮助练习写名字这组同学的时候,我听到carl发出了尖叫声:“这个是我先拿的!” finley自然也不示弱:“不是,是我先拿的,你刚才在玩这个火车道!” carl哭着抢过来:“我把它一直放在这里,是我先拿的!”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基本知道他们之间的矛盾了:在争抢一个玩具对讲机!在两个孩子都失去理智的时候,要想让他们自行解决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敦促这组同学继续完成他们的名字练习,然后转身把他们两个都叫来,carl哭红了眼睛,把玩具对讲机抱在怀里,还在不停地小声抽泣。
我看carl哭得特别伤心,就双手扶着他的肩膀先安慰他:“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对讲机是自己先拿到的,然后finley要拿去,你很生气也很伤心,对不对?”carl听了我的话,使劲地点头表示同意。finley在旁边不服,连声叫道:“是我先拿到的,是我先看到的!”先把carl的心情给抚平了,我转向finley并拉着他的手说道:“可是,finley你却觉得是你先拿到的,对不对?”finley听到我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自然也点头表示同意。
两个孩子的心情在听了我的一番话后逐渐平复下来,这个时候,如果我质问两个孩子到底是谁先拿到对讲机之类的询问,那将会更激化孩子之间的矛盾,孩子会为了争说是自己先得到的而产生另一轮的争执。而现在,我只是简单接受两个孩子各自的感受,就能让他们的心情暂时平复下来,接下来想要解决问题,自然容易多了。
我看着他们两个,自言自语道:“嗯,现在看来carl和finley两个都很想要这个对讲机,而且他们都认为是自己先拿到的,这可怎么办呢?”两个孩子都不讲话,但心情已经没有像刚才那样激动了。我知道finley是个比较成熟且有英雄主义情结的孩子,也经常会提出一些建议,特别喜欢帮助老师和其他同学。carl年龄小好几个月,在各方面的发展都略逊于finley,于是,我决定从finley身上做文章。
我拉起finley的手说:“finley,我记得上次我们班mark小朋友摔跤的时候流了好多血,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冷水止住,我现在碰到难题了,有两个孩子都想要同一个玩具,你能否开启你聪明的智慧库,帮我想个办法呢?”我边说边用右手在脑袋边转了一下,开启智慧库,finley的英雄主义情结一下子就被我给激发了,两眼直冒光!我没有将他置身于当事人之中,而是将他的身份暂时转移出去,让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对于他这种豪爽性格的孩子很容易被“忽悠”,继而会给你提供很多建议。
果然不出所料,finley已经忘记刚才正是他自己和carl在争得面红耳赤的,兴奋说道:“我知道,让他们一起分享呗!”我自然对他的提议表示赞赏:“有东西一起分享,这是个好主意!”于是转身问carl:“finley说两个一起分享,你同意吗?” carl不回答,只紧紧地抓住对讲机。于是我又对finley说:“看来carl并不是很清楚如何一起分享,你能不能说得更详细一些吗?”我并没有说carl不愿意分享,而替他解围说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和别人分享,给他一个台阶下。
finley想了想说:“一个先玩,一个后玩!”这个主意自然得到我的极大赞赏,我又把finley的提议对carl重复了一遍,并问他是否同意一个先玩,一个后玩,carl此时已经没有那么激动和敌意了,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可还是不愿意将手里的对讲机贡献出来。我问他对于谁先玩有什么提议,他也一句话不说,低头看着手里的对讲机。
于是,我又只好转向finley自言自语道:“finley,你今天帮了我很大的忙啊,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一半了,现在只剩下一半就全解决了,你们就可以拿着对讲机去玩了。”我摸了摸他的脑袋说:“我知道你这里还有好多用不完的好主意,快点赐给我一个吧!” finley 和carl都被我夸张有趣的动作和声音逗笑了,finley得到了我的信任,自然不能再辜负我,很大方地说:“给carl先玩,我后玩吧!”我听完他的建议,高举我的右手和finley击掌,孩子们都知道,击掌是孩子们和老师之间至高的荣誉奖励! carl听完finley的建议以后,自觉地对他说:“谢谢!”
为了表示公平,我提出建议,希望每人各玩5分钟,然后交给下一个,依此类推,因为有了上面的这些铺垫,孩子的心情已经非常愉悦,对这个建议自然很乐意接受。就这样,他们两个又若无其事地去一起玩了,carl冲着对讲机使劲叫finley,finley在地上捡起一把塑料汤勺充当对讲机和carl进行对话!carl被finley的汤勺对讲机逗乐了,两个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大约3分钟以后,carl主动来问我5分钟是否已到,我据实告知,又过了一分钟又来问我,我告诉他只剩一分钟了,他可以自己选择等过了一分钟再给他,也可以马上给他。
没想到carl选择马上将对讲机交给finley, finley也对carl的“壮举”表示感谢,接下来,他们两个就成了难兄难弟,整节课再也没有发生其他问题。后来我发现那把对讲机早就躺在地上,没有人再去碰一下了。
如果按以往的方式,我一定会劝两个孩子玩具要一起分享之类的大话空话,但事实证明,向两个都像疯了似的小朋友(包括大人)说这样的大道理,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他们怒火攻心时根本就听不进去,可通过这个办法,孩子们觉得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知道他们都想要玩这个玩具),尊重他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很快他们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心情被抚平了,自然也能想出好的办法和建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后来,我们渐渐地将它发展成游戏,每当小朋友在抢玩具,我们就规定每个孩子玩多久,当一个小朋友拿着那个玩具,我和其他小朋友开始数时间,拿玩具的小朋友很兴奋地传给下一个,然后我们又开始大声数时间,有些小朋友还没有到时间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交给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传了几个孩子以后,在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以后,孩子们也就高高兴兴地各自玩别的去了,那个不算玩具的东西后来再也没有被人碰过。
事实证明,从孩子的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比老师费尽心思去设计教学方案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的效果更明显、更直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主导权交给孩子,大人作为求助者,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享受被大人求助的感觉,孩子们互相也更愿意接受遵守彼此的约定。
广州王蓝心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1336003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