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珠江为纽带,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
a.沿流溪河-北江区域
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建设国际航空产业城、世界枢纽港
b.沿增江东江区域
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
c.沿珠江前后航道区域
优化提升主城区,保护传统历史风貌,引领高端要素集聚
d.沿黄埔大桥-珠江口水道区域
强化国际航运功能,聚集南沙新区和自贸区建设,建设国际水准的滨海新城
据广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草案
广州总体规划草案
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纲领性文件,总规的作用是在十年的尺度上,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发展战略。因此,要理解不同的总规到底在说什么,离不开对应的时代背景。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40年的时间,广州大致提出过三个版本的总规(加上此次规划草案,则共有4个版本),在各版总规的指引下,广州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先后起到了引导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跳出计划经济约束、2000年后的对外空间扩张、2010年后转变发展路径的作用。而昨日公布的最新版本总规草案,则在过去40年大发展大建设的基础上,将广州的定位升级为全球城市,成为对外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
1.引领广州跳出计划经济开展建设 提出发展天河和黄埔组团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后,城市规划制度逐步恢复,广州也开始编制了《广州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年)》,并于1984年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这一版总规出炉前,国家大环境是实施计划经济,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之前的这段时间,广州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基本是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按照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同时考虑到国防安全的要求,在市区分散布置了各种工业区,这一时期广州基本就是个工业城市。
由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此背景下,广州的城市功能由生产转向生活,由工业城市转变成综合性城市,因此本版总规要解决的问题是跳出计划经济的束缚,引领城市综合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这版总规提出了广州发展策略为“控制旧城市区人口、积极发展近郊卫星城镇”,城市结构从“以旧城为基础的单中心”扩展成为“带状组团格局”,采取沿珠江北岸向东发展,形成“旧城组团、天河组团、黄埔组团”,这种带状组团结构拉开了广州的城市框架,引导广州城市格局逐步脱离云山,沿着珠水向东发展。
正是在这版总规向东发展的指导下,1987年六运会主场馆放在了天河组团,建设了天河体育中心,同时在黄埔组团里发展了黄埔港和广州开发区,促进了先进制造业在广州东部的集聚和发展。
2.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 发展番禺组团和花都组团
随着天河和黄埔组团的发展,广州在新世纪再次面临城市发展空间的不足、需要再次扩展的问题,同时2000年番禺花都撤市设区也为广州空间拓展提供了有利因素,因此本版总规的战略目标就是引导广州继续扩张。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广州形成了新一版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这一版总规的重点是因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调整,并补充番禺、花都两个新区的内容。城市性质确定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之一,是我国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
本版总规确定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策略为从上一版的向东发展扩展到同时往南部、东部发展,形成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
总规还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珠江作为城市空间景观发展的纽带,沿珠江前后航道发展带、沙湾水道发展带、蕉门水道发展带,与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以及沿轨道交通用地发展轴交会,共同形成多中心网络型发展形态。
3.解决城市空间大扩展后的粗放发展问题 提出中调战略
经过过去20年的拓展,2011年广州城市空间已经大为增加,因此新版总规的作用是如何将城市空间进行优化的问题,即将广州的空间发展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同时,在国家层面上,由于过去城市空间粗放型扩展带来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被大量破坏的问题开始得到重视,中央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并且通过卫星遥感等最新技术,强力监督各地在城市发展中对耕地、绿地等红线的破坏,促使各地开始转变精细化发展模式。
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回应,本版总规开始在原有的8字发展方针上新增加了中调战略,并且从2012年开展三规合一试点,实现精细化管控。
正是在本版总规中开始划出了限制类和控制类要素,设置了城市发展底线,在市域范围内划出限建区和禁建区,同时提出了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以这些刚性控制要素作为全市空间资源管控的主要依据。
除了限制类要素之外,本版总规还发布了《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对全市空间资源进行全面的管控和引导,首次提出了全域规划理念,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围绕地理空间、人口聚集和产业分工等基本要求,以功能错位互补和功能疏解为导向,明确全市七大板块和差异化发展策略,贯彻“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空间结构”。
在具体的空间优化措施上,本版总规也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实现对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有序利用,通过保护广州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改善旧城环境、优化交通、升级市政、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把改造与保护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措施还提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广州的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针对市民生活中需求的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完善和提升市、区、社区各级配套服务设施网络及功能。
4.引导广州成为全球城市 对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发展,广州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济文化实力,不仅成为国内一线城市,也有机会和纽约伦敦巴黎一样成为各自国家综合实力的代表,因此本版规划草案首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逐步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发挥和加强对外联系功能是这一版总规草案的最大特色。草案专门提出,要成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城市,全面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突出与东南亚、南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同时草案还提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的作用,推进与港澳全面深度融合,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