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北京之后,广州市政府日前也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广州保险业综合改革试验的意见》,提出要探索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据统计,广东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817%,且每年以35%递增,速度居全国前列。某保险人士称,这一方案意在鼓励保险产品创新,但要大规模推行还需完善相关指导政策,让保险“更有底”。房地产人士表示,“以房养老”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有一定积蓄的老年人适宜购置一些租值回报高的物业,善用房屋来为晚年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有着强有力的发展脉搏,是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
为何难行中国人观念不接受
记者采访的地产人士均认为“以房养老”值得探索,但目前较难实施。他们认为障碍在于以下两点:观念与房屋估价。
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表示,按传统观念,一般人都是养儿防老,故此“以房养老”则适用于极少数老年人群,如无子女的,或子女较为富裕、开通的,以及子女在国外的空巢老人,这种养老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
满堂红研究部经理表示,这一方案在国内实行比较难,目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是解放前出生的,传统观念令他们很注重子女继承遗产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房屋这类可视为终生财富的不动产。要老年人把房屋抵押给保险,而令到房屋无法“传”给子女享用,恐怕他们宁愿拿社保退休金,也不接受这一间接增加月收入的方式。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表示,“以房养老”这一模式之所以可以在国外实行,这与外国人观念较为开放有关,他们认为活在当下,要活得潇洒。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要将自己的财产物业全部留给子女,不会外赠他人,更不会抵押出去换钱作生活费。
“以房养老”如何实施也是一大问题。李粤湘表示,按“以房养老”设想,应是逐月支付费用给老人直至百年归老,但人的寿命是不能预知的。随着医学科技的发达,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是越来越长了,基于维护各自利益的前提下,支付的年限以及每月支付额将成为保险与老人的博弈点。若保险预测老人寿命较长,每月支付金额会较少,一旦老人过快辞世,又会引发家属与保险对房屋剩余价值的争论。
此外,房屋估值也是一个难题。一旦中国楼市发生变化,房价下跌时,保险手中的抵押物业贬值,可能会导致保险亏本;反之楼价大升时,不排除有部分早年抵押物业的老人悔约。而且操作还涉及按揭、出售抵押人物业等,对于在非专业领域的保险来说操作有一定难度,金融风险也非常大。龙斌表示,双方对房屋估价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价格评得高,保险认为风险大;价格评得低,客户则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