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古村居保护与发展协会
/关注古村,关注我们/
2017年5月28日上午,广州市古村居保护与发展协会(简称:广州古村之友)的“青苗计划”团队走进广州市花都区塱头古村,趁着炭步镇第五届荷花节暨花都区2017端午节主题徒步活动的契机走访塱头村,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塱头古村在实施保护后的现状。广州古村之友发起人及监事邓冰蓉女士、会员代表李洪才和项目志愿者均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古村之友作为支持单位,并在活动当天组织志愿者实地到访塱头村积极参与,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塱头古村在实施保护后的现状。
根据活动提供的徒步路线,“青苗计划”团队从塱头村的村口出发,一路向前,透视它给我带来的视觉和文化的洗礼,其中包括生平人瑞牌坊、黄氏宗祠、明伦书院历史建筑。
这座贞节牌坊高约3米,花岗石结构,正面门额阴刻有“升平人瑞”四个字,意为“太平盛世人寿极高”,横额上款刻字“乾隆壬子年(1792)季冬吉日”,下款刻“一百零三岁黄卓篪建坊”,石额顶上还有阴刻“圣旨”,背面阳刻“百岁流芳”四字。据村民介绍,这座牌坊是为塱头村十一世祖(塱头第五代)黄宗善的儿媳崔氏夫人所立。她的丈夫在30岁时染病身亡,当时崔氏夫人才24岁,她活到103岁去世,79年间始终未再嫁,乾隆皇帝下旨立碑纪念。
塱头村现保存了很多明清时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屋,尤以镬耳屋为代表,雅致且大方。古树环村,塘水相拥,不仅环境优美,古屋保存完整,气势宏伟。历史上,塱头村有云南左参政黄皞等12人考取进士、10人考取举人、8人考取庠生、15人考取秀才。
书院是塱头村的重要文化沉淀,也见证着塱头村文人学者的发展,传承着塱头村有“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奉旨放木鹅,不忍多占地”之故事。明伦书院传承这一份传统的情怀,在真正的古宅中,打造一个静心的道场,人文的平台。
一排古建筑里,多条巷子中,有一条巷子叫福贤里巷,巷子门口挂着一块白色的指示牌,往巷子里头直走几百米,便见到一间保留着原有的老式厨房、天井的两层民宅改装的陈列馆。“青苗计划”团队此行除了参与荷花节和观赏徒步活动的风采,还走进了“广东省古村落塱头村民居民俗风情陈列馆”。
这是一间私人陈列馆,馆长黄接平是一代名臣黄皞的后人,也是花都区收藏家协会会员。陈列馆内有两层,分别收藏了书画、旧农具、老式电器、相关历史文物等珍贵的物品,这些物品反映着时代的演变的同时,也成为了集中展示该村民居民俗风情的对外窗口。
黄馆长介绍说,2008年,塱头村“广东省古村落”揭牌,处于收藏人的敏感,他马上就考虑村内一些文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因此他尽其所能,一家家走访乡邻,自费收购了能够反映该村民居民俗风情变迁的历史文物。
黄馆长在古村落文化保护的行为与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此次广州古村之友的“青苗计划”走进塱头村以及“广东省古村落塱头村民居民俗风情陈列馆”,希望发掘更多像黄馆长一样的古村爱好者,加入我们保护与发展的古村落的志愿者队伍。
同时,在之后的“青苗计划”进入大学高校开展有关古村落保护的主题分享会时,我们将邀请黄馆长作为在古村落保护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席并分享相关经验,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成为古村落保护的志愿者,从而壮大我们的义工队伍。
图片:斯琪、梦琦、凯盈、洪才
文案:梦琦 凯盈
排版:凯盈
欢迎热爱古村的您加入广州古村之友,众志成城,为民留根!